Youke viewpoint
08 / 2023
719 人浏览 - 发布时间:08月25日 17:15
1、市场回顾
近五个交易日(8月18日-8月24日),重要指数全线收跌;其中,上证综指收跌2.58%,创业板收跌3.84%;风格层面,大盘股跌幅相对小一些,上证50收跌2.20%,中证500收跌3.77%。
成交量方面有所放量,两市统计区间内成交3.73万亿元,环比增加770亿;其中,北上资金呈大规模流出态势,统计区间内净卖出285.41亿元。
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仅环保行业收涨,其他行业中,传媒、煤炭、银行行业跌幅相对较小,而建筑装饰、房地产、电力设备行业跌幅居前。
2、政策分析
8月21日央行将1年期LPR下调10BP至3.45%,5年期LPR与上期持平,维持在 4.20%。前一周,因政治局会议对地产政策的基调转暖,叠加7月房地产市场较为疲弱,市场普遍预期8月5年期LPR将跟随MLF调降,但zui终不及预期,我们认为主要是基于当前银行净息差水平较低。2023年二季度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仅1.74%,处于历史新低水平。现阶段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是724政治局会议强调的两项重点工作,而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和化解风险均对资本金有消耗,因而需要银行保持合理的净息差水平,以更可持续的支持实体经济和更好的配合地方化债。与此同时,结合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要求的“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以及此前在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提及的“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当前5年期LPR未进行下调,也为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预留了空间。
资本市场方面,22日财政部发布公告,推出六项税收优惠政策旨在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而在本轮资本市场改革初期,注册制即为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自2018年习总书记宣布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到2021年北交所揭牌并同步试点注册制,经过4年的试点,2023年2月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是涉及中国资本市场全局的重大改革。
注册制的主要内容涉及五个方面:一是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即以信披为核心,将核准制下的发行条件尽可能转化为信披要求,同时,各市场板块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二是完善审核注册程序。即由交易所对企业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条 件和信披要求进行审核,证监会基于交易所的审核意见作出是否同意注册的决定;同时,证监会加强对交易所审核的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交易所则改革完善上市委、重组委的“选、用、管”机制,明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提高了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三是优化发行承销制度。对新股发行价格、规模等不设任何行政性限制,完善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四 是完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制度。各市场板块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统一实行注册制,完善重组认定标准和定价机制,强化对重组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五是强化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依法从严打击证券发行、保荐承销等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细化责令回购制度安排等等。
注册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资本市场资产配置的效率。由于监管重心从价值审核转向信披审核,因而决定股票能否发行的力量由政府变为市场;同时注册制推进了退市等关键制度的创新,质效较低的上市公司将被淘汰。(2)提升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满足了不同类型、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融资需求,让部分本身无缘资本市场的科技企业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而进一步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强链,通过畅通资本循环推动形成“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市场生态。(3)新股的定价效率将提高。注册制下的发行价格是市场参与各方充分博弈以及对市场信息充分消化反应的结果,核准制下制约A股定价效率的诸多因素会逐步消除。(4)合理化投资回报。注册制下,投资者更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和成长价值,同时上市公司也会不断提高质效以防被市场淘汰,从而提高了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同时,“壳资源”稀缺性降低,部分投资者“炒小、炒差、炒壳”的投资习惯将逐渐被改变,资本市场的生态也随之获得改善。
3、市场策略
上周证监会对活跃资本市场工作的部署已展现对政治局会议政策落实的决心。短期看,北上资金的连续大规模离场虽然仍在持续压制资本市场的情绪恢复,但政策基调已经明确,且伴随市场估值的调整,估值已经再临zui底部,此时需要坚定信念,等待超调后市场反弹过程的来临。
行业配置方面,短期题材的持续性继续受到“量缩”的压制,我们会关注稳增长压力这一核心矛盾下的政策博弈性机会:一是资本市场活跃带来财富效应下的大金融板块;二是稳投资稳消费下的“地产链”(钢铁建材、家电家居)。与此同时,数据要素入表政策落地,以及AI产业链景气再获印证背景下的TMT板块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