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ke viewpoint
03 / 2023
1118 人浏览 - 发布时间:03月28日 14:06
1、市场回顾
近五个交易日(3月17日-3月23日),重要指数纷纷收涨;其中,科创50大幅收涨6.71%,上证综指收涨1.85%,创业板收涨2.58%;风格层面分化不大,中证500收涨2.69%,沪深300收涨2.54%。成交量方面显著放量,两市统计区间内成交4.90万亿元,环比增加6575亿;其中,北上资金呈流入态势,统计区间内净买入183.67亿元。
行业方面,上周各行业指数涨多跌少,领涨行业为传媒、电子、计算机,跌幅靠前行业是钢铁、建筑装饰、石油石化。各行业指数月度涨少跌多,涨幅靠前的行业是传媒、计算机、通信,领跌的行业是美容护理、汽车、化工。行业资金上周传媒(申万)行业净流入靠前,净流出zui多的是通信(申万)
北向资金近一周净流入109.5亿元,南向资金近一周净流入146.51亿元。近一周北向资金流入行业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流出行业靠前为通信、计算机、煤炭。
沪深两市zui新两融余额16006.96亿元,近期有所上升。本周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靠前的行业为银行、非银金融、煤炭,融资卖出额占成交额靠前的行业是公用事业、电子、银行。近一周融资净买入额靠前的个股有:工业富联、科大讯飞、寒武纪-U;融券净卖出额靠前的个股为:澜起科技、长江电力、隆基绿能。
2、政策分析
22日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召开,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BP至4.75%-5%,符合市场预期。对于近期美国银行体系的风险,鲍威尔表示“可能会导致家庭和企业的信贷收缩,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不过现在还难以确定该事件的影响程度以及货币政策该如何反应,所以联储将不再声明“持续加息是降低通胀的合适手段”,并表示“一些额外的紧缩政策可能是适合的”,目前利率点阵图显示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的适当水平为5.1%,意味着年内加息空间只有25BP,本轮加息周期或接近尾声,未来或以信贷条件的紧缩来代替持续加息,整体表态偏鸽。值得注意的是,同日,美国财长耶伦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表示“不考虑为银行存款提供全面保险”,引发了市场对于银行体系风险继续发酵的担忧。整体而言,海外加息风险趋于平缓但银行体系风险尚在发酵,短期对市场风险偏好仍形成压制。
国内方面,上周末降准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北向资金近一周继续流入约109.5亿元,两融余额亦有所上升。同时,本周TMT科技板块大幅上涨,板块成交额占比迅速提升并一度超过全市场成交额的40%。短期相关个股交投活跃、板块情绪高涨。受此影响以及消费、新能源反弹的带动,A股市场整体企稳并呈现震荡上行态势。
整体来看,欧美银行业风险可控,美联储加息临近尾声,海外扰动对A股市场的影响或将逐渐减弱,随着4月的临近,市场将进入对国内经济复苏及上市公司业绩的验证期。
另一方面,近期科技板块大幅上涨,成交额占比迅速提升,我们认为板块的热度仍将延续。此轮科技板块的行情主要受到政策和技术的双重驱动。政策面上,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组科技部、设立国家数据局,并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同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技术层面,人工智能领域出现重大突破,ChatGPT4、华为盘古大模型等产品相继引发市场热潮,政策与技术的支持有望提振板块基本面。另外从资金配置来看,前期机构低配的科技板块仍将是机构增配的重点。
此外,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相关稳经济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同时央行积极的货币政策也有助于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我们认为后续市场在基本面和资金面的支持下或将继续震荡上行。
3、市场策略
就本周而言,市场依然延续高位震荡的态势,一方面,外部风险仍未完全化解,外部市场的动荡仍掣肘市场风险偏好的恢复。另一方面,国内基本面恢复已结束斜率zui高的阶段,进入平稳恢复期。尽管年内没有制定更激进的增长目标,但央行的超预期降准还是彰显了政府对市场主体信心恢复的呵护,预计政策还将持续护航经济的恢复过程。A股中期向上的机会依然有望延续。此外,考虑到当前市场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政策的确定性,我们会重点做好配置上的把握,因行情的结构化特征可能进一步加剧。
行业配置方面强势角度可关注:1)应用端持续催化下的AI产业链;2)中科委组建及举国体制下,行业政策预期抬升,叠加景气周期反映较为充分的半导体。
反转角度可关注:生产端在重点项目建设和地产“保交楼”持续推进下的工程机械和“地产链”(家用电器);消费端,疫情受抑的餐饮消费及医疗消费呈现疫后快速修复态势下的餐饮产业链(食品饮料)和医药保健行业的投资机会。主题性机会,可重点关注“央企国企”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下的估值重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