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聚鸣投资(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咨询热线:021-34786068
Uincrea Perspective

优可视角

网站首页   >   优可视角   >   优可观点
优可观点

Youke viewpoint

30

12 / 2022

优可A股市场1月月度策略

783 人浏览     -     发布时间:12月30日 16:40

1、市场回顾

12月A股主要指数出现分化,消费板块相对占优。12月(截至12月28日),A股主要指数有所分化,上证50小幅上涨,累计上涨了1.2%,而中证1000表现zui差,下跌了4.9%,其他主要指数中,沪深300、中证500及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了0.5%、-4.8%和-0.3%。行业方面,12月各行业也分化明显,其中,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社会服务表现相对较好,而煤炭、房地产、建筑装饰等行业的表现较差。      

行业方面,12月各行业也分化明显,其中,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社会服务表现相对较好,而煤炭、房地产、建筑装饰等行业的表现较差。

1672389851900936.png


就北向资金而言,12月北上资金延续对A股的流入,但流入的斜率已较之11月份变缓。人民币兑美元在12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升值过程。汇价因素和A股的疫后复苏预期共振,成为北上流入的核心驱动因素。考虑到12月份A股调整期北向资金仍在流入,其未来流入过程或仍将延续。

从融资余额的角度来看,融资规模短期呈现一定流出过程,但现有水平仍未低于前期底部,总体来看,伴 随市场的反复磨底,抱有短期博弈心态的杠杆类资金的加仓意愿变得越来越低迷。图片7.png

2、政策分析

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延续“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强调“突出”做好三稳,工作在侧重上更加突出。与此同时,还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且要求“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显示明年经济工作有更大的空间去抓好“进”的方面的工作,在经济压力减小的背景下,促进高质量发展将是明年工作的重心。

此外,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同时,会议指出“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为我国经济增长增添信心。考虑到外需回落的压力,扩大内需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而消费被摆在优先位置。受到疫情持续扰动影响,消费场景缺失以及居民消费意愿降低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这次会议指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稍早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 2035 年)》和《“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后续随着政策的逐步细化实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房地产方面,此次会议将房地产市场的表述置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下,显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其持续下行的风险已引起管理层高度重视。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对房企信用的支持仍将有一定选择。会议还提及,“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意味需求侧政策或有别于过往,重走老路的可能性很小。

11月社融总体受债市调整拖累。月社融新增19900亿元,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主要是企业直接融资项的影响,其中债券市场融资的拖累更为明显。11月以来债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波动,10Y国债收益率上行达24bp,主要源于地产和防疫政策陆续出现了积极信号,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叠加产品赎回的自反馈机制,11月债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进而拖累企业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情况。与此同时,11月M2同比高增达12.4%,也与债市调整有关,理财产品的赎回补充了居民和非银机构的存款量。

信用方面,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100亿元,基本持平于2021年同期,结构上延续10月的特征,依然是“企业中长贷强,居民中长贷弱”的状态。在企业端,11月企业中长贷新增7367亿元,较上年同期翻倍有余,在使用方向上或更多来自于制造业贷款的带动,尤其是在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支持下,制造业企业改造设备的实际融资成本不超过0.7%,对企业投资意愿可能形成较大提振。在居民端,中长贷和短贷双双疲弱,分别反映购房意愿和消费意愿的低迷,正指向了地产和疫情这两大压力对内需的压制。

M2与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之差扩大至2.4%,反映出11月的流动性主要淤积在银行系统,未来能否有明显改善,还需要关注“强预期”向“弱现实”的转化程度:如果地产和疫情对经济的掣肘逐步减弱,那么超发的货币将很快在实体融资需求中找到归宿。图片8.png图片9.png图片10.png

总的来看,短期流动性将延续偏松状态。临近年末,银行体系流动性面临季节性紧张,近期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大幅净投放,呵护资金面平稳态度明确。与此同时,1月处于疫情过峰结束阶段,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干扰仍旧存在,货币政策需维持偏松状态以呵护总需求的回暖复苏。图片11.png图片12.png

3、市场策略

在经历了12月指数的整固后,市场的估值又再度回归底部。多数指数的估值历史分位数不仅位于10分位下,而且普遍位于5分位附近,这与较高的风险溢价一道验证A股处于性价比较高的阶段。 图片13.png图片14.png

12月市场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新冠感染在全国的快速发展令市场的短期基本面冲击得到确认。市场也借势对11月以来的反弹做出了整固。整体看12月行情是短期反弹后的一次休整,是为后续行情的发展做出重要的铺垫。

1月展望而言,春节将至及1月全国疫情的持续,令经济基本面的实际支撑不多,叠加去年1、2月份的高基数,因而短期基本面的看点不在于整体数据,而在于疫后当社会的生产生活恢复正常过程后的经济水平和所呈现的活力。一些更早疫情达峰的城市,将为全国经济的复苏情况做出重要参考。

春节的临近总体会降低市场的交投活跃度。市场估值的底部提升主要来自于信心的积累。目前新冠疫情已被归类为“乙类乙管”,相应的限制措施也在不断放开。当然即便疫情发展到如今,其不确定性仍未消失。但总体而言,伴随管控的放松,生产生活的恢复,市场的负面情绪将逐步得到扭转。对基本面复苏预期的逐渐回升,将有助于市场估值端的率先发力。综合来看,未来行情的趋势仍将总体向上。考虑到部分负面因素仍未完全消除,因此行情的发展将是震荡攀升,存在曲折过程。

 

风格层面,大小指数可能各有看点的观点。大指数的机会来自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构建和房地产预期缓解下,周期板块的机会。小指数机会则来自于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诉求以及海外流动性环境的边际转向过程。

图片15.png 

行业配置方面,延前期对于“政策预期改善”和“景气反转”两条主线的关注。一是沿着“政策预期边际改善”带来修复或反转行情角度:(1)疫情放开后的消费板块,重点关注食品加工、白酒、医疗服务、化妆品行业;(2)融资“三支箭”齐发力以“保交楼”下的房屋建设、白色家电行业;(3)行业政策基调正由对“未成年人沉迷”的担忧转向对“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视下的电子游戏行业。二是沿着景气反转角度:(1)半导体行业库存现拐点,需求待复苏下的布局机会; (2)资产和负债两端均有修复预期,以及低基数叠加成交量和投资收益率等指标向上修复的非银金融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