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聚鸣投资(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咨询热线:021-34786068
Uincrea Perspective

优可视角

网站首页   >   优可视角   >   优可观点
优可观点

Youke viewpoint

07

12 / 2022

优可A股市场周回顾(20221111-1117)

767 人浏览     -     发布时间:12月07日 10:34

1、市场回顾

近五个交易日(11月11日-11月17日),重要指数全线收涨;其中上证综指收涨 2.61%,创业板收涨 1.22%;风格层面,大盘股表现亮眼,中证500收涨2.09%, 而沪深300收涨3.61%。 图片39.png      

成交量方面明显放量,两市统计区间内成交5.20万亿元,环比增加6607亿元; 其中,北上资金呈大规模流入态势,统计区间内净流入271.64亿元。

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其中,房地产、建筑材料、非银金融等行业涨幅居前;而煤炭、电力设备、美容护理等行业跌幅居前。图片43.png图片44.png

2、政策分析

16日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且特别指出高度重视未来的通胀升温风险,一方面源自海外高通胀粘性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此前M2高增速背景下,总需求复苏相对滞后,未来伴随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消费的恢复动能有望释放,从而带来结构性通胀压力。结合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频缩量,DR007已重回2022年3月前的震荡区间,显示货币政策正综合当前内需改善动力增强及未来的通胀风险,将流动性逐步收敛至正常区间。近期包括10年期国债收益 率等无风险利率出现较大波动,而考虑到央行已加大逆回购额净投放力度,短期货币政策仍会兼顾对市场参与主体的呵护。图片45.png

图片46.png 

10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回落至5.0%(前值6.3%),主要因低基数效应减弱、 生产端回到7-8月的修复路径所致,整体而言,供给端仍有韧性。需求端,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滑至4.3%(前值 6.7%)。

图片47.png图片48.png 

其中,基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均有所下滑,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基建投资边际放缓或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暂时退坡影响到位资金、以及疫情延缓项目进度有关;制造业投资放缓除了受疫情影响外,可能也与外需不振的拖累有关。地产方面,进入11月后,地产融资端出现增量政策,包括支持民企融资的“第二支箭”以及“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后者对开放商的融资需求给予了进一步支持,包括“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等,综合而言房企将获得开发贷、债券、信托等多渠道的融资支持,可以继续关注房企融资端的改善和竣工端的表现。消费端,10月社零同比转负至-0.5%, 主要与疫情对场景消费的限制有关,其中,汽车对消费的拉动开始退坡,大概率也是影响2022年11月以及 2023年全年消费数据的一个变量。此外,11月可能还受到“双11”销售不及预期的拖累,预计11月的社零同比增速数据或仍为负值。图片49.png图片50.png

3、市场策略

虽然短期包括疫情数据走高,经济数据低迷、无风险收益率上行等因素,带来了市场的担忧。不过中长期的一些因素在进一步向好,G20峰会的高层互动或意味外部压力有望缓解,而疫情防控的不断优化和更为精准以及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则有利于遏制经济下行风险推动信心逐渐恢复。由此,市场在中长期存在机会,即便短期市场估值已有所抬升,但整体依然在底部区域,从中长期看仍是配置良机

图片51.png 

行业配置方面,结合三季报和偏股型基金的持仓变动,我们会持续关注其中三季报业绩呈现边际改善,且偏股型基金在三季度有所增持的板块,行业层面关注机械设备、国防军工、社会服务、农林牧渔、食品饮料、通信、交通运输等, 主题性机会方面关注军工、旅游餐饮、航运等板块。

图片52.png图片5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