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聚鸣投资(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咨询热线:021-34786068
Uincrea Perspective

优可视角

网站首页   >   优可视角   >   优可视野
优可视野

Youke vision

14

07 / 2024

央行再度缩量续作MLF 业内:短期降准、降息难落地 LPR报价或逐渐与MLF利率“脱钩”

1680 人浏览     -     发布时间:07月14日 14:54

今日,央行进行1000亿元MLF操作,利率持平2.5%。因本月有1030亿元1年期MLF到期,7月MLF延续“缩量平价”续作。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考虑到银行净息差压力及兼顾内外均衡,短期内调降MLF利率的门槛不低。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伴随基础货币的投放方式发生变化,MLF的存量会逐步下降,其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色彩也将淡化。业内认为,MLF利率与LPR之间的“脱钩性”也正逐渐显现,二者不同步性加大。后续LPR报价本身也不必然需要挂钩或参考MLF利率。

资金面维持稳健宽松 短期内MLF利率难下调

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90亿元逆回购操作。此外,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金融机构需求。7天逆回购和1年期MLF利率分别维持1.8%和2.5%不变。

Wind数据显示,今日2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月共有1030亿元MLF到期,7月MLF延续“缩量平价”续作。央行在今年3月起连续两个月的MLF操作中开始净回笼资金,5月持平,6月和7月连续缩量。

从资金面来看,当前,在信用扩张放缓、非银资金充裕、地方债发行相对平稳等因素影响下,资金面始终维持宽松状态,这也是削弱MLF资金需求的最大原因。“ 目前中长期限资金相对市场需求偏松,市场利率相对低,削弱了MLF资金吸引力。同时,从经济保持复苏态势来看,目前考虑到银行净息差压力及兼顾内外均衡,短期调降MLF利率门槛不低。”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截至上周五收盘,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升至1.8047%,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上升至1.789%。由于央行推出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bp和加点50bp,这也使得市场预期1.6%或为隔夜资金利率的隐形下界。因此整体而言,在央行的引导下,资金面维持宽松且稳定的状态。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7月是缴税大月,资金面或有波动。为此,央行15日进行1290亿元逆回购操作,通过短端资金注入流动性。后续如果资金面波动过大,央行也可能开展临时逆回购操作平抑资金波动,预计波动幅度将小于往年同期。

目前,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1年期MLF利率连续11个月保持不变。温彬指出,目前调降政策利率面临商业银行净息差和人民币汇率的内外部双重约束。金融机构对MLF的需求不高,也使得其没有加量续作的必要。未来应对“脱媒”,可以给商业银行更多的NCD和金融债额度,让其做主动负债管理。

短期降息难以落地 三季度或开启降准可能性

周茂华认为,从目前内外经济形势及平衡政策等目标看,年内调降MLF利率前景仍不清晰,需要经济数据指引。此外,央行在为债券市场纠偏,避免资源配置扭曲与防范潜在风险。这也将制约短期政策利率调整空间。

“从目前经济内外环境看,央行加码政策迫切性有限。预计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配合积极财政实施。实施好此前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果。”周茂华认为,具体工具方面,降准、结构工具优先于价格工具。综合考虑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强银行信贷扩张能力,不排除央行择机降准。

当前,银行业净息差的压力不可忽视。温彬指出,二季度虽在禁止“手工补息”逐步落地的影响下,银行负债端成本有所改善,但资产荒和贷款利率延续下行环境下,息差依旧承压。若继续降息,资产端的下行压力会相对更大,而息差下行造成的营收和利润缺口,会影响银行的资本补充能力。

从外部来看,美联储9月开启降息的概率大幅提升,但不确定性仍强。且即使开启降息后,也会维持高利率在较长的时间。在此背景下,海外货币政策对国内宽松的制约依然较大。

不过温彬认为,尽管短期降准、降息难以兑现,但年内或仍存落地空间。“三季度政府债发行节奏将明显加快,11-12月因国债到期量较低,流动性压力相对变大,同时考虑到四季度MLF到期量最高,届时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实施降准,以呵护流动性和缓解央行续作MLF的压力。”

LPR报价或迎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LPR酝酿改革的声音引发市场关注,MLF至LPR的传导路径机制可能有所弱化,LPR或与金融市场利率挂钩。

华泰固收指出,近两年企业融资需求持续偏弱,银行贷款供给较多,贷款利率逐年走低,倒逼存款利率也在下行,但MLF在汇率等外部约束下少见调整。甚至LPR对贷款的调控作用也在弱化,今年517新政之后,5年期LPR正式与房贷利率脱钩。因此可以说,MLF-LPR机制基本已经淡出使用,这也推动了利率调控机制转型。

温彬指出,短期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政策利率的引导效果较好,而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MLF利率时常与同期限市场利率走势出现一定偏差。MLF利率与LPR之间的“脱钩性”也正逐渐显现,二者不同步性加大。

“在此背景下,央行开始聚焦于管好短端利率(如7天逆回购利率),中期利率推动主要由市场决定。通过逐步淡化MLF利率的政策色彩,进而理顺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成为下阶段健全利率市场化调控机制的重要方向。”温彬表示。

业内指出,考虑到现阶段MLF“量多价高”,要淡化其政策利率地位,首先需要把MLF的量降下来。过去央行通过MLF等来释放流动性,投放基础货币,未来可能主要通过降准或者央行购买国债来实现基础货币投放。

温彬认为,后续LPR报价本身也不必然需要挂钩或参考MLF利率,未来“降息”操作或将是“7天期逆回购利率→LPR报价+债券利率”。而当经济运行压力加大,市场化信贷需求过度萎缩,需要以价的下行来平衡量的扩张时,LPR也可能单独下调,下半年或会有此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