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聚鸣投资(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咨询热线:021-34786068
Uincrea Perspective

优可视角

网站首页   >   优可视角   >   优可视野
优可视野

Youke vision

05

07 / 2024

上半年券商发债总规模降三成,所为何因?三方面原因或抑制拿钱冲动

2231 人浏览     -     发布时间:07月05日 11:09

券商补充资本金需求下滑,债券融资骤降。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4日,证券公司发债284只,融资5072.37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4.47%、28.38%;其中,证券公司债发行2820.7亿元,同比下滑29.55%;次级债发行707.47亿元,同比下滑20.11%;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1544.2亿元,同比下滑29.58%。

image

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三方面因素:一是受市场影响,券商对自营、两融等重资本业务调整;二是去年发债规模较大,债务规模本身已经较大,利息净收入受到影响;三是监管去年初提到“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由此轻资本业务受到鼓励,重资本业务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去年以来,券商定增再融资缩水即是与此有关。

尽管今年以来的发债规模不太理想,但在股权融资受限等情况下,债券仍是券商融资补充运营资金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17家券商合计不超2555亿元公司债或次级债获批。

债券融资缩水近三成

东财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发债规模最高的是招商证券,发债金额为565亿元;此外发债规模居前十之列的还包括广发证券(329亿元)、国信证券(324亿元)、中信建投(302亿元)、中国银河(280亿元)、中信证券(244亿元)、东吴证券(210亿元)、海通证券(181亿元)、国元证券(180亿元)、国泰君安(160亿元)。

image

部分头部券商发债下滑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截至7月4日,中信证券发债244亿元,同比下滑57.57%,海通证券同比下滑49.3%,国泰君安同比下滑56.76%,东方财富证券同比下滑12.14%。

在券商发债规模整体萎缩的情形下,部分券商发债激增,招商证券年内发债规模同比激增53.95%,此外增速较大的券商还包括方正证券(150%)、中泰证券(139.13%)、南京证券(25%)、开源证券(450%)、中原证券(85%)、首创证券(100%)。

券商发债利率成本持续走低,今年52家券商发债加权平均利率为2.58%,去年同期为3.3%。

业内人士称,主要有两大因素导致发债规模的下滑,一是券商重资本业务如自营、两融发生调整,即便低利率环境,如果补充资本产生的业务收入不能覆盖融资成本,券商也不会轻易发债;二是,此前券商密集发债,债务规模攀升至高位,影响利息净收入,发新债的动力受限。部分券商发债的增长,或与此前债务规模基数较小有关。

2023年是券商发债融资大年,73家券商发行787只债券,融资1.5万亿,同比增33.7%。

大公国际研报指出,证券公司融资主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偿还到期债务,当市场行情上行时,其流动性需求相对较大,发行债券频次较高;反之,融资需求相应下降。

逾2500亿券商发债在途

截至7月4日,今年以来,已有17家券商获批发行公司债或次级债,总规模合计不超2555亿元。

image

国联证券分别有2笔债获批,合计总规模达240亿元。一是,7月2日国联证券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6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二是,1月2日证监会同意国联证券公开发行不超过180亿元公司债注册申请。

南京证券同样有2笔债券获批,总额达125亿元。4月份,证监会同意南京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余额不超过75亿元短期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3月份,证监会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5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8家券商单次获批发债规模达到200亿元,分别是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中国银河、申万宏源。

发债规模达到百亿级的券商还包括西部证券(180亿元)、国金证券(150亿元)、华安证券(100亿元)、中泰证券(100亿元)。

此外,山西证券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60亿元公司债券。